
中国供应商希望利用更好的出口环境,但投资缺口正在推迟产能和能力升级。一些制造商转而向朋友和家人寻求贷款。
全球经济的好转和中国出口形势的好转,促使许多企业加大对产能扩张和产品开发的投资。然而,中小型制造商发现很难获得实施此类计划所需的大量资金。
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高峰时期,许多中小型供应商缩减了业务规模,以降低成本并维持运营。例如,深圳华村纺织有限公司关闭了广东省以外的部分工厂。现在公司想建立新的纺织品生产设施,由于资金不足,无法做到这一点。经理姜建华说,三分之二的投资仍然需要提高。
与此同时,萤火虫照明有限公司希望扩大其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,包括法国、意大利和美国。但为了做到这一点,公司需要加大研发和促销活动的力度。销售经理唐丹平说,在招聘额外的研发人员、申请专利、参加海外贸易展和建立网站方面,仍然需要50万到80万美元。
申请商业贷款填补投资缺口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,但银行贷款问题比往年更加困难。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两次上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后,于2011年2月再次上调利率至6.06%。因此,银行在发放的贷款方面变得更加谨慎,使得银行更难获得融资。
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种政策,帮助中小企业筹集足够的资金,但挑战依然存在。

例如,鼓励希望提高产能的公司进行融资租赁。这样,他们就能使用新设备,而不必一次性掏出一大笔钱。
对于出现现金流困难的供应商,政府可以推迟领取工人的社会保险,甚至长达一年。费用也可以降低。
但这样的政策往往不足以让中小企业筹集到足够的资金。一些供应商仍然向亲戚、朋友和非政府贷款市场借钱。
宁海三河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谦说,将供应商100平方米的车间翻倍的资金部分来自亲朋好友的贷款。该公司是浙江省宁波市许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工厂之一。